井口淳子中国民间说唱ldquo活的文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十佳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不是固定的“文艺作品”,而是作为表演艺术而存在,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演出。中新社记者:高凯

全文字数: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不仅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引起人们广泛兴趣,丰富多元的中华传统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   井口淳子曾长期在华进行田野调查,从民族音乐学角度对中国民间说唱进行艺术研究,以“他者”的眼光观察中华传统文化。她将中国民间说唱艺术视为农村地区的“口头传统”,认为这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活的文化”。   井口淳子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分享自己在这一特别研究领域的发现,回望在华深入田野调查中的“遇见”和“感动”,讲述对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思考。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中新社记者: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对中国民间说唱艺术这一相对“窄众”的领域产生兴趣,下决心对其展开研究?您从中发现了什么?   井口淳子:年我就读大阪大学民族音乐学专业研究生时,了解到中国有种以上的曲艺曲种,而日本只有几种古典说唱艺术。中国如此繁多的曲种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各自有怎样的特点?而作为文化同源的艺术,它们又有着怎样的相通相似之处?我一下子冒出很多问题,而且据我当时的了解,这其中包含很多源自中国农村的曲种,说实话很让我吃惊。以上种种激发了我的兴趣。   为研究中国民间说唱,年-年我先后五次来华进行田野调查,将流传于河北省乐亭县、滦南县的“乐亭大鼓”这一说唱题材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包括说唱在内的农村口传文化。年-年,我以北京为基地,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文献资料调查。   民间说唱艺术在中国农村基本以口头传承为中心,不需要文本书词。长篇说唱的即兴性很强,可以插入“笑话”。根据场合的不同,书词也会发生生动的变化。说唱和听众的相互作用非常活跃。   我于《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说唱的书、文书、表演》一书中,对乐亭大鼓的长篇书词“淌水”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活的艺术”这一点上,被称为“淌水”的演唱者采用了能够自由变化的书词,明确了什么是固定的,什么是变化的。但是,口头传承并不意味着这些艺术没有受到《鼓词》《大鼓词》等刻本的影响。中国农村的说唱艺术作者中也有“作家”,他们整理旧版本,创作新书目。井口淳子著《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中新社记者:您说中国民间说唱文化是一种“活的文化”,请问所谓“活”是指哪些方面?作为一种文化,总有核心内容是一直传承的,您认为其中不变的核心元素有哪些?   井口淳子:比如,《三国演义》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古典剧目,说书先生不会改变故事和书词的核心部分,但会用吸引现代人   井口淳子:中国农村有很多生活经历丰富且极富才情的“作家”,每个人的经历都浓墨重彩。比如我田野调查期间遇到的张建国先生(-年),不仅精通乐亭县的影戏、大鼓、评剧三种民间艺术,甚至还自己创作脚本。   说书先生和伴奏者中有很多拥有丰富知识和品德高尚的人,他们是研究人员的老师。我通过和他们打交道,了解到中国民间说唱中根植于生活深处的“笑话”源头。比如我遇到的一位盲人伴奏者经历了很多生活的艰辛,但对他人、对生活反倒愈发宽容善良。这让我感到,艺术的传承在内涵上永远离不开人性的温暖。我早年在中国农村做调查研究时,因为在读硕士研究生,手头没有多少积蓄,对受访者完全谈不上有什么物质上的回报,但当地农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们准备了一切。回到日本后,我了解到当时我做调查的冀东地区曾在战争中遭受日方的严重破坏,但当时的村民们并没有对我提及往事,中国农村百姓的宽容之心让我至今深受感动。   中新社记者:您认为中国民间口传文化的鲜明特征为何?中日两国口传文化有何差别?   井口淳子:同日本口传文化相比,中国各地方言都有不同的曲种,语言和音乐的结合性很强。和古典的书词一样,中国民间说唱的新书目也在不断被创作出来。在日本,由于社会氛围过于尊重古典作品,很难产生新的剧本。   我觉得中国的曲艺已成为民众文化、娱乐和生活的一部分,戏剧、乐器和音乐类型等经常发生变化。日本的“能”与“狂言”有约年历史,歌舞伎和人形净琉璃(曲艺剧)有约年历史,但日本几乎不使用新的乐器。就像中国唐代乐器如今依然存在于日本雅乐演奏中一样,日本有着“保存原样”的强烈倾向。比如,人形净琉璃的义太夫节是日本代表性的说唱音乐,脚本、音乐、太棹三味线都与江户时代一样没有变化,用丝线的弦珍惜地保持着微妙的音色。虽然也有新剧本,但是人气剧目是17、18世纪的故事,初学者看日语字幕欣赏。

日本歌舞伎表演。中新社记者侯宇摄

中新社记者:中日一衣带水,音乐交流源远流长。您如何评价历史上两国的音乐交流及其对文化往来产生的影响?   井口淳子: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首先是中华文化传到日本,日本在接受影响的同时完成了本地化。以古琴乐谱为例,日本简直就像中国的文物保管仓库一样,古谱和正仓院的乐器等现在仍可以在日本见到,传统音乐交流是两国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等专业的硕博中国留学生突破了中日两国语言的壁垒,发表了很多优秀研究成果。我十分期待今后有更多中国人研究日本音乐,更多日本人研究中国音乐。   因为本文化研究和异文化研究在其视点、研究方法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人在研究日本音乐的时候,往往会拘泥于细致的主题和问题,有难拥有广阔视野的倾向。而中国人研究日本尺八和日本筝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比较的视点。除了传统音乐,今天游戏音乐在中日两国的传播也在证实“文化容易跨越国境”。比如中国的人气游戏在日本受到欢迎,游戏中展现的京剧等中华文化吸引了日本年轻人。中新社记者: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能否从您的研究出发谈谈您对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感受?两国民间文化交流应从哪些方面予以加强?井口淳子:在民间交流层面上,了解“等身大”的对手是很重要的。我的新书《送别的饺子:中国?城市和农村肖像画》(年京都:灯光舍),描写了在华30多年田野调查中遇到的难忘人物,记述了与河北、宁波、厦门、湖南等各地男女老少的相遇和离别。这本书意外地受到不少读者的欢迎,我看到有读者发出这样的感想:“中国人在严峻的时代和环境中也对他人热情、豁达、富有魅力”。

《送别的饺子:中国?城市和农村肖像画》(日语)

在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继续加强民间交流、加深对彼此的理解,有助于两国深化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帮助两国更好面向未来。

受访者简介:

井口淳子(IGUCHIJunko),大阪音乐大学音乐学部教授(音乐学,民族音乐学)。文学博士,大阪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博士后。主要研究课题有“对中国的音乐以及艺能的研究”“近代亚洲洋乐史”。主要著作《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说唱的书,文本,表演》(厦门大学出版社)《上海租界与兰心大戏院—东西艺术融合交汇的剧场空间》(,上海人民出版社)《流亡者们的乐坛—上海租界的音乐与芭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送別的餃子—中国都市与农村肖像画》(日)(京都:灯光舍)

文字编辑:王肃宁

图片编辑:熊然

排版:实习编辑韩娇娇

责编:张楷欣

                                                                                                              

贾葆蘅:中医在加拿大有没有“水土不服”?

东西问

                                                                                                                                                                                              

柳华文:多年中华文明史如何塑造中国的人权观?

东西问

                                                                                                                                                                                              

首位洋中医博士迪亚拉:如果中医不行,中华民族年文明如何延续至今?

东西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4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