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一个话题:清代的县城一般驻守有多少兵马?县下属的行政区划有哪些?
针对这两个问题,御史查阅了一些相关史料,不过说实在的,越是这样的细小问题,越是难以着手,因为史料记载的不多,只能从清人的笔记中去爬梳,不成系统,权且分享之。
先来说县城驻守多少兵马?御史手里有一本《杜凤治日记》,这是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史料,就是读起来吃力。杜凤治是举人出身,曾担任过广东广宁、四会、南海知县,他的日记中就记载了大量关于清代基层地方的实况。
下面主要以广东恩平、丰顺、开平三县为例。
恩平县驻有那抚营恩平城守汛(绿营军队的编制),设千总1名(驻县城),兵90名,其中守城兵47名;各汛塘共驻兵43名。
丰顺县城驻有三水营千总1名,兵53名。兵53名。关上岭汛驻外委1名,兵15名,并辖潘田汛(驻兵3名);白坟铺、木头凹二汛(驻兵各3名)。仲坑山大凹头汛驻把总1名,兵15名,并辖桔岭、三角地二汛,共驻兵13名。以上3汛高山峻林是重点严密防守之处。
开平县驻有新会营左营把总1名,分防兵32名。头塘汛驻兵4名;上塘汛驻兵4名,口口汛驻兵4名;羊盘汛驻兵6名;九岗坪汛驻兵6名;三河海口汛驻兵6名;赤水汛驻兵8名;长沙汛驻兵20名;黄涌汛驻兵6名;乌石水口汛驻兵6名。这些汛距离县城10里至60里不等。
恩平县为“无字”简缺,丰顺县为“疲难”中缺,开平县为“疲难”中缺。这三个县城的驻防兵均略显薄弱。尽管这三个县城相比内地而言,面积很小,但仅仅是为数几十人的守兵,亦远远不足。正常情况下,一些重要的交通要地,平均下来守兵仅有3至6名。而内地省份则有20余人左右。
以上就是广东三县的守兵实情,不难看出,一个县城仅有几十个守兵,如果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是很难保卫县城安全和百姓人身财产安全的。
这里需要说明一个情况,清代驻守地方的军队分为八旗和绿营,但八旗驻兵一般都是在重要的城市,县城基本上没有八旗驻军。而各省的绿营军队总规模为60余万人,表面看数量很大,其实分到各省乃至府、州、县以后,也就没有多少了。所以我们发现,地方如遇匪乱、农民造反,当地官府都必须要组织团练乡勇予以弹压。
再说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如今的县以下有乡、镇、村。清代的县则具体分为四级:乡—都—图—村。但和现在的划分又有所不同。清代的县是以县城为中心分为东南西北四“乡”,有个别的县分为若干乡,一个“乡”统辖若干“都”,其标准是“五十步”(一步为五尺)。一“都”辖若干“图”,一“图”辖若干“村”。
比如安徽的黟县,就有东南西北4乡,12都、56图;江苏宝应县则分为三河、永宁、军下、曹村、王野、孝义、顺义、侯村、白马9乡。
当然也有少数县不设“都”或“图”,甚至有个别县只设一级,或“图”或“都”或“村”,比如山东定陶围绕县城县城共59村,东方13村、南方14村,西方15村、北方17村。
清代的“村”与“庄”往往是并列的,经常互换。又有不少地方不称“村”、“庄”而称“屯、堡、店、社、约、甲、圩、集、户”等。作为1个层级,这些村庄,多是领有诸多自然村的大庄,这大概是由于一些自然村小而分散的原因,故必须附于大庄。
既然说到了县这个话题,就延伸一下顺便再聊一聊县城的基本构造。清代的县一般都是自城中十字街为中心,分为东南西北4城,此外还有的县以东西南北4个城门为界分为4“关厢”,然后以“坊厢”为纲,下辖“街”、“巷”。
比如广东番禺城中有桂贤等14坊,坊厢下有条街道42巷。“街”、“巷”之下辖“牌”、“甲”。基本原则是这样的:每条街自第1家到11家内以1家择为10家长,统为1甲,每户悬挂门牌。每晚按户出丁,每街拨派5人为快壮,各带棒锣器械往来巡逻。
按照定制,大街小巷两端皆要设立栅门,定更(大概天黑时)后落锁宵禁,如有急事需要外出须凭“夜行牌”(每10家发1面)。10甲为1保,每保立保正副各1人,负责地方治安杂务,实际上这就是保甲之法。
说到这里,各位读者应该对清代的县有个基本的认识,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