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2023年2月份第二期周文明标兵

日前,唐山市“文明标兵”评选发布组委会办公室公布了年2月份第二期“周文明标兵”名单。他们是:

1.“空间有限、服务无限”的爱心的哥王铁成

2.发挥专长直播助农的大学生秦佳奥

3.行胜于言的妇儿医师彭建霞

4.诚信经营、吃亏是福的农民企业家石猛

5.勇担重任的技术骨干胡佳华

6.谱写绿茵场上足球梦的教练员刘恩颖

7.八载爱心抚育侄女的好姑妈董玉芹

8.做居民贴心人的网格员刘杨

9.循循善诱的模范教师石松莲

10.孝老敬亲的好媳妇宋小苗

11.勤俭持家、孝顺懂事的青年好媳妇毕永会

12.用智慧点亮家庭幸福之灯的教师赵永华

13.倾情演绎、真诚付出的社区网格员张耀之

14.义举勇救落水者的暖心同伴王鹏、耿文佳、李晓龙、李祥云

15.服务社区群众的“亲人书记”李英美

16.用平凡力量书写不平凡“税月”的税务人郑宝杰

17.殚精竭虑干实事的村支书李朝富

18.初心坚守岗位、真心服务群众的社区干部赵嘉丽

19.冰水中救下落水者的勇士张连子、张立青、杨小静

20.勇毅前行的人民教师李晓娜

2月份第二期“周文明标兵”事迹王铁成,遵化市中腾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驾驶员。入职11年来,王铁成时刻谨记行业服务纲要,始终以优质的服务态度对待每一位乘客。他热心公益事业,在每年6月高考季,都会带上饮用水、小扇子等物品义务接送高考生。他拾金不昧,奉献爱心,当乘客在车上丢失手机、钱包、行李箱等物品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进行联系或上交公司。当得知有司机同仁家庭困难时,他积极捐款捐物,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来不求回报。王铁成处处以示范车标准要求自己,以“空间有限、服务无限”的精神力争做好行业窗口服务。

秦佳奥,迁安市杨各庄镇徐流口村人,现就读于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她在假期期间充分利用大学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在网络直播平台积极宣传家乡土特产,解决农户产品销不出去、渠道单一的问题。为了在每次直播中充分展现农产品的优点,她事先对各种农产品以及种植的基本情况认真了解记录。在直播中,她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坚持用最佳的状态推销家乡的农产品。在直播后,她会进行总结和统计,找出优点和缺点及时改善提升。她通过小小的屏幕让远在万里之外的人们充分了解和感受到了家乡农产品的优异品质,帮村民迈出了直播时代的第一步。她积极开拓电商渠道,立志给家乡和乡亲们创造更多的利益,让土特产插上“电商翅膀”飞出了乡村,助力了家乡振兴发展。

彭建霞,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内急诊科主任,兼院前急救分站站长。彭建霞从医26年,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专业技术水平,她秉承大局意识,无论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尽全力克服。医院承担着全市大部分儿童疾病的诊疗服务,而门急诊又是窗口单位,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为确保全市儿童能够得到顺畅诊疗,从敲定特殊时期儿童就诊流程到严把预检分诊准入标准,她曾连续36小时没有休息。彭建霞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带领科室同仁积极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服务技巧,及时妥善处理各类诉求,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率,也用行动默默感染着身边每个人。

石猛,乐亭县河北诚成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石猛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吃亏是福”理念,某长期客户在销售旺季口头预定了吨化肥,当天将付款凭证拍照发给了石猛,并承诺货款24小时到账。不料在运输途中对方撤回了货款,还在电话里一直闪烁其词。如果钱货两空,对石猛来说会是个不小的打击,公司员工气愤不已,但石猛却说:“我相信他有不得已的苦衷。”在静待了十几天后,对方终于来电:“确实是我做的不妥,马上把款项补上,再预定并支付吨货款。”石猛成立了乐亭县首家以私企户为法人代表的农技协会,在全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宣传,针对不同农作物和土质情况帮助农户定制用肥方案,并严把质量关。他还投资58万元购置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免费为农民提供相关技术检测余次、发放施肥建议卡余张。

胡佳华,唐山市城市发展集团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BIM中心副主任。作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骨干力量,胡佳华先后与设计团队完成了唐山动物园大熊猫馆、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华道段等十余个项目。他不断探索医疗建筑设计新领域,积极参与并完成了医院“十四五”总体规划等多个医用项目设计,为我市打造医疗教育高地和践行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胡佳华与设计团队还对每个项目从前期投资到后期使用进行全程跟踪,力争让项目发挥最便捷的使用目的。

刘恩颖,唐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体育教师。刘恩颖以校园足球为工作中心,14年如一日带队训练,无论清早、双休,还是下班后,总能看到他在操场上和球员们一起挥汗如雨。他培养了数名优秀运动员,入选省、市足球队并担任主力队员。年,他获得全市中小学足球特色校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并获省赛第一名。工作中他热心帮助同事,主动承担代课代班任务,工作之余积极与家长沟通,默契配合家校共育。多年来,刘恩颖用青春与汗水帮少年们圆了绿茵场上的足球梦。

董玉芹,遵化市团瓢庄乡孙家炉村人。今年68岁的她本该安享晚年,却承担起托管两个年幼侄女的责任。侄女们的父母因身体原因无力照顾孩子,小侄女在三岁时更是连话都不会说,看见人就躲。这让董玉芹十分心疼,顾不上心脏做过支架手术还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身体,把两个侄女接到家中抚养。小侄女刚来时胆子很小从不说话,经常独自发呆。总有人劝董玉芹别管了,可她坚信“孩子没毛病,就是耽误了,一定可以教会她”。就这样她一点点地教她说话、穿衣,直到有一天,正在做饭的她听到小侄女嘤嘤地叫道:“妈,妈妈!”董玉芹激动地抱起她,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地把侄女们养大。8年来,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在爱的滋养下,侄女们成长得健健康康,乖巧懂事。

刘杨,路南区国防楼社区网格员。她将“有事找我、五勤服务”作为座右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当好群众诉求的“收纳盒”。面对老旧小区低保户的日常生活,刘杨详细了解他们的近期生活和遇到的困难,帮他们申请低保金,还经常为丧失劳动力的失能人员购买蔬菜、生活用品和药品等。有一次,居民张大爷反映厕所屋顶漏水,去楼上几次都无人开门,得知此事后刘杨协调查找,得知楼上户主出差在外,在经其同意后找来开锁公司和工人对漏水的水龙头进行了预处理,并耐心对双方进行协调,在户主回来后积极帮助张大爷修复了漏水的屋顶,并送去了表达歉意的水果,及时化解了两家的矛盾和误解。

石松莲,玉田县毓秀中学教师。她积极探索课改新思路,多次承担公开课和示范课讲课任务。她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变式教学,积极创设情境,变死记硬背为巧记巧背。尝试采用“阅读和写作双线并进,全面开花”的复习方式,确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作为语文学科教研组长,她总是揽重活、挑重担,特别是在引领青年教师业务成长上,毫无保留把自己的所学和老师们一起分享。每到学期初接到新的班级,她总会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每次考试后,她对每一位学生的试卷做详细分析,并在试卷上写上一段祝贺、激励的话。对于后进生,她尽量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鼓励他们发展一技之长,为学习增添动力。

宋小苗,迁安市阎家店镇隔滦河村村民。8年,宋小苗与本村爱人喜结良缘。婚后第二年,公公突发脑溢血生病住院,后瘫痪在床。多年来,她和爱人一起耐心周到地伺候丧失了基本自理能力的公公。同时,细心照料身体也不太好的公公妈。在公公和公公妈离世后,婆婆的身体倍受打击,渐渐有了老年痴呆的迹象。宋小苗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多陪伴老人,给老人做饭洗衣、剪指甲……婆婆多次因突发疾病送医,丈夫不在家,她独自挂号送检、忙前忙后,一奔波就是一宿。如今,在宋小苗的精心照料下,七十多岁的婆婆面色红润,病情好转。宋小苗总是说:“把老人赡养好,有能力就多付出一些,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毕永会,丰南区黑沿子镇毕中村人。婚后的第三年,她的婆婆突发脑出血,出院后不能说话也不能动。毕永会辞去工作,专心照顾起婆婆。怀胎三个月的她,每天清早开始把饭菜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人,并帮她翻身擦身、端屎端尿。在这样的悉心照顾下,婆婆的病情有了好转,每当左邻右舍来探望时说起媳妇,婆婆虽不能说话,但总是连连点头、深深流泪。婆婆住院欠下了十几万元外债,让上了年纪的公公决定开始打工,毕永会每天都会给公公准备好一日三餐,并对老人说:您放心去,我会照顾好婆婆和整个家。为了让丈夫在外打工安心,所有的家务活她都承担下来,并悉心照顾着两个孩子,教他们做人做事。8年来,毕永会用实际行动给周边的年轻媳妇们做出了榜样,她总说,穷点累点没关系,只要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就是幸福的。

赵永华,汉沽管理区第三小学教师。她结合27年一线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实际经验,发挥自己在亲子教育领域的特长,坚持4年做亲子公益事业,创建了“小赵老师智慧养育课堂”,引领多名家长用智慧养育子女。赵老师把深奥的教育理论转换成生动的故事,很多家长在她的讲述中接受了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改善了日渐紧张的亲子关系。她受区妇联邀请,定期在“汉沽女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83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