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荣兴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
题图来自网络,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当我朦朦胧胧记人记事的时候,对乐亭的旧县城还有印象,尽管已是残墙断壁。当时东城门楼还在,门洞不算高,长度有十二三米。这一带叫吊桥,当年有护城河,在城门外设有能拉起和放下的吊桥。在东城墙以内叫东马道,供护城和运东西的马匹行走。由东城门向北还有几十米残破的城墙,墙砖比三四十年代盖民居用的砖大得多。再向北约一百米远有旧城东北角的遗址,是一个大土垛子,砖瓦已被人们陆续挖走,留下高高的大土堆,它与魁星楼南北相望。由北门向东也有几十米城墙,把东街路北和莲花池村路南分开,张少琴、张子纶等张家大户都在旧城墙以北盖的宅院,还有些从外地迁到乐亭做生意经营饭铺、米面加工的也在北城墙根盖的简易房舍。这一带就是人们说的北关市场,城墙拆除后是县里最宽敞的地方之一。四十年代南门以东的城墙保存较好,和魁星楼连接起来。至于西门和西城墙因洪水冲刷早已不见,垫起了高高的土坝。
据《县志》载:在明朝初年乐亭建有土城垣,“城围三里,旧垣为土”。成化元年()开始建筑砖城,成化十年()城垣建成,并建有四门。东门名“寅宾”,南门名“镇海”,西门名“望宸”,北门名“控远”。城门上悬有铁栈道,城门楼为二层三间,四角楼为一层一间。由此可知,城围才三里,即从县城中心拱真阁到四门都不足二百米,是一座小城。城内街道也不多,阁东叫“兴仁街”,阁西叫“慕义街”,阁南叫“秉礼街”,阁北叫“明智街”,县治西叫“崇信街”,街道名称反映了对儒家思想的崇尚。另外,县治前叫“朝天街”,文庙前叫“玉带街”,文庙西叫“圣域街”,儒学前叫“天衢街”。
可能是明清时代滦河及其支流多次泛滥,县城以西受灾更重,连县城的西北角都被冲塌了,西城墙外的河道也越冲越宽,远远宽过当年的护城河。加上社会发展,人口增多,乐亭县城便在东门以外发展起来,由东门向东延伸的东关大街比旧城内的东街还长。东关大街的南北也聚集了居民和商号,如兴源达、毓成东、华聚涌等。赵家、方家、刘家、李家等大户也都在附近建了宅院。在东关大街南边还形成了一个程庄上村。在南城墙外,刘石各庄的刘梦道也盖起了两个大院子。不知从什么年代,东门外的东关、程庄上和北城墙外的莲花池村和魏庄上村都属于县城管辖了,比早年的县城扩展了近一倍。
当年城内有几座寺庙,玉带街北侧的孔庙规模最大。南门内西侧有城隍庙,供奉着保护城池的神。紧靠东门外北侧墙根有张仙庙。还有一座规模较大的福岩寺在城隍庙以北。另外东关还有两座寺庙,街中心路北的是天齐庙,再向东在崇实小学南侧有增福庙,日本投降前被崇实小学占用了。在北门外边有马神庙,占地有四五亩,主要是石头结构,院内松柏多株,是双庙村的王好问修建,是明朝建筑。此外还有一些小的寺庙,是人们办丧事烧香送纸钱的地方。
乐亭县城是由马城县分治出去,在乐安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代不算久远,城廓也比较小。虽然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出了许多名人,发生了许多故事,也只能说是“小城春秋”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