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乐亭县第五实验小学组织师生余人,来到位于乐亭姜各庄镇柳林村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以“传承农耕文化、体验劳动之趣”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
时下正是水稻成熟的季节,15亩的连片稻田远远望去一片金黄。站在茫茫的稻海边上,沐浴着河岸拂过的阵阵微风,孩子们聆听着研学基地的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水稻的播种、育苗、管理、插秧等一系列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成熟的稻株和饱满的稻粒,通过看、闻、摸等方式感知水稻的特征,从小吃着白米饭长大的县城孩子,通过直观的方式对水稻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授课内容不仅包括水稻的系列知识,还有与示范相结合的技能传授:“身体要微微向前弯曲,两腿叉开些,左手抓牢稻秆,右手握住镰刀,用力割水稻的底部,大家还要小心手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戴好手套,挽起袖子,拿起镰刀,饶有兴趣地尝试着……收割、搬运、脱粒……“一条龙”的环节让孩子们感受了水稻收割的整个流程,也体会到作物变成粮食的过程中农民所付出的艰辛。
据了解,乐亭县第五实验小学在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还开发了“二十四节气”特色校本课程。教学中,学校将德育活动生活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农业生产的辛劳,了解农耕生产的节奏和规律,更深刻地理解劳动的意义。
乐亭始终重视劳动教育在中小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把“农耕教育进校园”作为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特色教育的重要举措,农村学校将校园内空闲地开辟成劳动实践基地,并开设了以农耕为主题的特色课程,而场地受限的城区中小学校,则积极对接社会资源,到城区附近的农业基地、植物观光园、农户棚区和大田种植区开展劳动实践;有的学校则与农村学校建立“劳动教育联盟校”,城乡学生在一起收花生、掰玉米、摘山楂,在共同实践中交流经验,分享快乐。
“农耕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利用乐亭农业大县的优势资源,接着‘地气’开展劳动教育,使城区和农村的孩子都能获得真实的农耕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这是我们开展劳动教育的初心和目标。”乐亭县教育局负责人说。
(赵翠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