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测温、消毒、戴口罩、设置一米线……
9月1日起
河北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
学生们带着对新学期的憧憬
回到久违的校园
一起开启新学期的生活
为确保学生安全
各学校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做好开学后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
保定高碑店市昌盛路小学五年级八班学生正在上语文课。李艳鹏摄
唐山市乐亭县新寨中心小学开学第一天,学生们有序排队进入学校。王晓宇摄
石家庄曙光小学学生入学。朱丹丹摄
石家庄市石外集团学生通过测温通道,快速有序入校。王沫摄
唐山市乐亭县新寨中心小学开学第一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好防护措施,保障间隔距离,有序进入学校。王晓宇摄
9月1日,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五实验小学迎来首批新生。高青男摄
9月1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中小学生有序返校。葛文娇摄
保定高碑店市昌盛路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正在排队测体温进入教室。李艳鹏摄
石家庄桥西区外国语小学老师为学生准备的“甜蜜”礼物。王雅萍摄
鸡泽县第二实验小学各班级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金华摄
新学年有新气象
“双减”政策落地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施行
开学防疫措施该怎么做好
……
看过来!一起来了解
▼▼▼
“双减”政策落地后
新学期将有这些新变化
考试: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8月3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
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此前,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提出“十条要求”以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
课后服务: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
7月13日,教育部提出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
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
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对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校外培训:
3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再登记
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登记管理
民政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要求:不再登记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按照《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区分相应主管部门进行前置审批的要求,做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登记工作。
明确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
根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开展校外培训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
在开展校外培训时,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体育运动:
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
1、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2、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3、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施行
教育部第一次就未成年人保护制定的专门规章,《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也将于9月1日起实施。规定要求:
学校不得聘用因虐待学生等被开除和解聘的人员
对学生欺凌、性侵害、性骚扰行为“零容忍”,学校不得聘用因虐待学生等被开除或者解聘的人员。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学生交往行为准则、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定、视频监控管理规定等制度,建立预防、报告、处置性侵害、性骚扰工作机制。
防治学生欺凌、防治校园性侵害纳入专项保护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了欺凌的概念,要求学校应当定期针对全体学生开展防治欺凌专项调查,对学校是否存在欺凌等情形进行评估,并归纳了侵犯身体、侮辱人格、侵犯财产、恶意排斥、网络诽谤或传播隐私等以下五类欺凌行为:
不得对学生课间出教室活动设非必要约束
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开学生考试成绩排名
为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避免歧视,缓解应试压力,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禁止手机带入课堂
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对经允许带入的,应当统一管理,除教学需要外,禁止带入课堂。
疫情防控这样做
教育部日前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
开学典礼原则上安排在室外举办
高等学校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开学典礼等重大活动原则上应安排在室外举办。托幼机构要从严控制开展儿童聚集性活动,不组织大型聚集性活动。
这些情况可不佩戴口罩
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园内要佩戴口罩。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如果学校所在县(市、区)范围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学生上课时可不佩戴口罩。幼儿在园期间可不佩戴口罩。
学校要严格校园人员、物品出入管理。在入口处张贴健康码图识,师生员工入校时严格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外来人员还需查看健康码、行程卡。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快件预防性消毒。
符合接种条件的12岁以上学生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积极接种新冠疫苗。职员工和12岁以上的中学生、高等学校学生,无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要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托幼机构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逐一查验幼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如发现漏种,及时督促家长补种。
对于近期个别地方中小学开学要求家长持疫苗接种证明,教育部已发出明确通知,要坚决叫停。教育部方面表示,学校在疫情防控方面,要做得更加严格、更加到位,这是非常必要的。但不应该把是否接种疫苗,不管是本人还是共同生活的人,作为开学返校、入校的标准,这是依法从严实施疫情防控的一个具体体现。
新学期“双减”怎么减?
带你划重点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综合自长城网、新华社、广州日报、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哲
监制:祝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