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远近闻名。尤其是在东北,提起乐亭“老呔”来,当地年岁大一些的都知道。乐亭人和东北三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乐亭的话题,说不尽,道不完。
上关东和闯关东
许多乐亭人从儿时就受到上关东的教育。大人们总是说:“好好念书,长大了好‘上关东’。”上者往也。如上街去、上学去、上城里等。上关东就是上东北,也称上关外。关就指山海关,出了关就是东三省。当年乐亭人的足迹踏遍东北大地。年(注)以前,最北到达伯里(今俄罗斯的哈马罗夫斯克),东北到达海参崴(今俄罗斯的符拉迪次斯托克)。最集中的地区从奉天(沈阳)往北,经四平街(四平市)、宽城子(长春市)到哈尔滨一线的大城市及其周边的县城。他们大都在商业领域打拼。
上关东的基本过程大致是:经熟人介绍到东北某地,找到保人后进入某个商号或店铺。先学徒,待学徒期满后转成吃劳金(站柜台),再经若干时间,通过不断努力或遇到机会,就可荣升掌柜的(相当于现今的部门经理或组长)。再往后可以就地步步求升,也可以积累资金自立门户当东家(店主或老板)。为此从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攀爬。宽城子(长春伪满时期称“新京”)乐亭人经营的有名商号“益发合”、“泰发合”、“东发合”等基本都是这样起来的。所谓吃劳金就是挣工资了。当了掌柜的也称放份子。不管吃劳金或放份子,钱都归自己支配。可以汇回家中养家糊口,贴补家用,也可以置地买房,使家中生活明显改善,也有的成了富户。乐亭财主,大都有关东的商业背景。
这些关东游子们耀眼的光环,照亮了乐亭的父老乡亲,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而也默默地,千方百计地,培养自己的孩子读书识字,将来好上关东赚钱,以求过上好日子,以致耀祖光宗。那个时代乐亭人将关东视作发迹(家乡称出息)之地。
由此可见,乐亭人上关东有几个基本条件和特征:①应识点字。②应有介绍人和担保人。③在东北基本从事商业活动(少数涉足轻工业)很少从事体力劳动。④与家乡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⑤去东北不属浪游,行前都有明确的目的地。
“闯关东”虽然和“上关东”(注)广义上都是外出谋生,但“闯关东”却包含着一些苍凉和辛酸。闯的义又有闯荡江湖,游走流落之意。如旧时黄河下游经常泛滥,沿岸民不聊生。为了生存,他们或全家或个人逃难去东北谋出路。再如《红旗谱》里,朱老忠的乡亲也是由于生活无着才不得不去闯关东。这些闯关东者的特点是:①都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②大都从事体力劳动。开荒、卖苦力,甚至乞讨。③自发流走,无需介绍和担保。也不要求读书识字。④由于家乡遭到破坏,很多人离开家门就踏上了不归路。
所以乐亭人为什么只说上关东而不说闯关东。
当然,乐亭后人们“上关东”,也是由祖辈“闯关东”而奠定的基础。
老呔儿(注)
解放后,因战乱也有很多上关东者回到了家乡。他们不时聊起“老呔儿”的话题。我在长春待了十多年。在那里经常听到乐亭乡音。在当地公私合营以前,很多中小商店都是乐亭人开的。一进门就会听到乐亭乡音,备感亲切。我所在的部队里有不少职工,他们大都是本地人,混熟了他们就喊我们这些乐亭人为“老呔儿”。
老呔儿的确切涵义是什么,其说不一。一部分人说,乐亭人精明干练,善于经营,勤奋能干,广结良缘,令人赞佩,故称之;另一部分人说,乐亭人处事滑溜,八面玲珑,见风使舵,从不吃亏,故称之。后一部分人虽是少数,但却不难从中发现一些醋意。这个问题离开长春就逐渐淡忘了。退休后接触家乡人多了,老话又重新提起来。心想被人叫了半辈子老呔儿连其褒贬都弄不清,实在太遗憾了。于是就开始用心琢磨??
首先从“呔”字开始,辞海解释为“方言。说话带有外地方音”为呔。《康熙字典》注:“南人詈北人为呔子”。《现代汉语词典》(双语版)载:“旧时,北方人称口音跟自己不同的南方人”为“蛮子”。由此我想到小时候村里住着几户讲话很夸的南方人,大家背地里都称他们为“南蛮子”。由此看来,不仅“呔子”,还是“蛮子”,都是因口音引起的。论起口音来,乐亭人的乡音可谓十足浓重了。走遍神州大地,不论到什么地方,又要一开口,人家就会知道君自何方来。由此推断,当时东北人把这样来自关内的,操着浓重乡音的乐亭人称为“老呔儿”就不足为怪了。
既然是方言问题,为什么不叫“乐亭呔子”、“乐亭夸子”,而叫“乐亭老呔儿”呢?这倒不难解释,因为老字本身就有老到、礼貌和敬重之意,如老师、老乡、老张、老李等。因为东北人一向佩服乐亭人,在“呔”字前加一个“老”字也就顺理成章了。至于“呔”字的儿化发音与东北人的发音习惯有关。他们和我们乐亭人一样,惯于把一些词儿化,如村名中的靠山屯儿、拉拉屯儿,称谓中的老头儿、老伴儿、小不点儿等。
至此,我终于弄明白了,老呔儿是褒义,非贬义,是东北人对乐亭人的溢美之词。
乐亭
乐亭是大钊的故乡。乐亭因名人、名曲(乐亭大鼓)名扬全国。但外地人提起乐亭来,一般多读作乐(Lè)亭,读(Lào)亭的不多,因为字典里查不到乐(Lào)的读音。此音的由来,也是方言方音所致。是代代相传,约定俗成的结果。如同麦港的港(jiǎng),沙崖的崖(nié)都是这种情况。其实不只是乐亭,全国其它地方也多有之。如北京前门外有个有名的地方叫“大史腊儿(音),北京人都这么叫。但写出来会使你感到惊讶??大栅栏。再有,全国很多地方都将生活中的废弃物称作“垃圾”(lājī);而港台人则称为垃圾(lese)。这也是方言所致。俗语说“百里不同俗”,推而广之,“百里不同音”亦是。
乐亭的来历——记得上小学时写毛笔字要先练写仿。有个仿影内容是这样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长大点以后,就由此想当然地推论,乐亭城历史上肯定存在过一个亭台之类的东西。这当然是幼稚的推断。因为“亭”的含义不只是一种建筑结构,而且还是古时一种行政机构。《辞海》注释为:“秦汉时乡以下的一种行政机构。十里一亭,十亭一乡。”另一资料载:亭“官司名。汉代县辖乡,乡辖亭,亭下有里。五十家或一百户人家组成一里,十里设一亭”。汉刘邦曾任泗水亭亭长。由此推算,亭官可管千户之众。《三国》时关云长被封为汉寿亭侯,不知是否和此有关。不过可以肯定,按当时的爵位排序,亭也属最小的。
据考三国时乐亭为乐安亭。归曹魏管辖。当年曹操东征乌桓,在昌黎留下了“遗篇”。他从幽州出发,一路东北行,应路过乐亭大地。历尽千年沧桑,乐安亭发展成乐安城、乐亭县。据《中国历史地名词典》记载:“乐亭县金大定年置县,治所即今河北乐亭县”。另注:“乐安城在今河北昌黎西南”。按此推算,乐亭县应在公元年之前不久建置,距今已近千年的历史了。
至于乐安城为什么变成了今天的乐亭城,只要把近百年来新旧时期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有关版本拿来对照一下就不难找到答案。因为人们总是“惯于将县名和县政权的所在地联系起来。久而久之,与县名不同的县城所在地之名就逐渐被淡化掉了。这样的事例很多;如河北的永平、滦州,山东的东昌,安徽的明光,依次均被当今的卢龙、滦县、聊城、嘉山所取代了,乐亭城亦不外此列。
以上粗浅杂议、旨在”引玉“,敬请乡亲指正。
注:
①广义“老呔儿”泛指昌、滦、乐;狭义专指乐亭,故亦称“乐亭老呔儿”。
②年系中俄签订《北京条约》的时间。
③乐亭乡音的上关东,重音在“关”字上。若将“上关东”三字分成四个拍节,关字就占了两拍;而闯关东的重音多放在“闯”字上。也有的放在“东”字上,如山东鲁西地区读成“闯关东(dong)??”这里“东”字占了两拍。
④有人说,古时“伯乐相马”的“乐”字发“劳”的音,因此,乐(lào)的由来是否与此有关,这倒可以探讨,因为乐还有(lào)的音。但现今的《辞海》及相关工具书里,有关“伯乐”的词条,已查不到“劳”音的踪迹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