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史上,如果要推举最仁慈的皇帝,想必汉光武帝刘秀和宋仁宗赵祯应该可以进入前三甲。这两位皇帝远不止是仁慈,治国也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一个一手开启了“光武中兴”,一个隆重推出了“仁宗盛治”。两个人的生活时间整整差了一千年,但在历史上都足以光前裕后,成为后世皇帝们的楷模。
今天想说的是有关光武帝刘秀的几个小段子,看看这名“田舍汉”如何一步步逆袭成为一位扭转乾坤的开国明君。
细算一下,光武帝也是根红苗正,源出于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是汉高祖刘邦的正宗九世孙。因为汉代实行了“推恩令”,皇亲国戚们的待遇随着一代一代的降生而递减,原来是王、是侯、是公的,一步步走向了普通老百姓的行列。所以到了刘秀的老爹刘钦这一辈,只混了个县团级,当了个济阳县令这样的芝麻官。
按说刘家也不愁吃喝,日子应该也不错,但可惜父亲死得太早,刘秀刚九岁,老爹就没了。据《后汉书》记载:“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一个“孤”字说明可怜的孩儿在此之前娘已经没了。好在还有一个远在南阳郡蔡阳县的叔叔,名叫刘良,发了慈悲心收养了刘秀兄妹几个。生活虽说是有了着落,但是原来的祖荫是一点也享受不到了,就此成了平头小百姓。
刘秀从小就踏实,那就当个好百姓。等他慢慢长成一个小伙子,真成了一个种庄稼的好把式。为此,刘秀经常被他那位以“侠士”自居的大哥刘縯耻笑,说他种地倒是很勤快,简直就像汉高祖刘邦的二哥刘喜。
据《东观汉记》载,有一天,姐夫邓晨带着刘秀去做客。在西汉末年,谶书很是流行,王莽篡汉玩的就是谶书的把戏,其实荒诞不经,基本没什么依据可言。当时大家在聊天的过程中,有人说他看到了一则谶书,里面写的是:“刘秀当为天子。”
有人就分析说,那这谶书说的人一定应在国师公刘秀的身上。这个国师公刘秀是刚改的名字,他原名叫刘歆,也是个大儒,对谶纬之类的事很精通。可当时刘秀却冷不丁冒了一句:“你怎么就知道不是说我呢?”原话是:“安知非仆乎?”话音未落,哄堂大笑!这个庄稼汉原来这么幽默!
后来这个“幽默的庄稼汉”还真坐上了皇帝的宝座。登基后的第三年,刘秀有一回跟姐夫邓晨畅谈往事,说到了那则谶书的事。邓晨摇着头说:“仆竟然做到了!”刘秀听后抚掌大笑!此是后话。
再说当庄稼汉的刘秀,别人怎么看他,他不以为意,倒也并没有放弃学习。20岁的时候他到长安投师求学,认真攻读《尚书》之类,也算是粗通了文墨。
就在此期间,“谦谦君子”、“一代圣人”王莽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一举废掉了皇帝,自己登基,建立了新朝,历经年的西汉,终于黯然谢幕。
王莽此人当皇帝终究还是欠些火候,盲目崇古,改革不切实际,导致民怨沸腾。再加上老天爷也跟着裹乱,水灾旱灾不断。老百姓没了活路,只能铤而走险。一时之间,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农民军揭竿而起,海内分崩,天下大乱。
刘秀的大哥刘縯早就按捺不住了,他广交天下英雄豪杰,久有平定天下的志向。他和南阳当地的一批豪横子弟早就想趁乱起兵,但处事极为谨慎的刘秀却一直认为时机不到。直到地皇三年,即公历的22年,他冷静分析了全国的局势,认为天变已成,于是购买甲弩,于十月份正式起兵。这一年,他只有28岁。
刘秀跟李通和李轶等一帮铁哥们从宛城起兵后,带人来到舂陵,就是今天的湖北枣阳市吴店镇一带,当时大哥刘縯也正式起兵,这兄弟俩一文一武,是天生的好拍档。
想不到初次上阵,刘秀就办了一件大糗事。他和李通等人到了柴界,碰上了王莽的军队。看了看人家的架势,他们的腿都软了,哪敢上阵,直接就落荒而逃,一口气跑回了济阳,就是他出生的老窝。
初战打得这么怂,也不能全怪刘秀,当时他们兵少将寡,装备很差,一开始刘秀可怜得连匹战马都没有。呵!这个曾经的庄稼汉骑牛倒是很内行,干脆就骑着牛上阵了。直到后来经过激战,他们杀死了新野尉,刘秀才算正式有了战马。
印象中骑牛上阵打仗的牛人是“东岳大帝”黄飞虎,在《封神演义》里,他骑的是一头五色神牛,也叫五彩神牛。据说那神牛有五色毛发,力大无尽,不惧凶兽,可以托云走路。
而光武帝刘秀骑的这头“神牛”也把他送上了皇帝的龙椅,即此,他应该给那头牛也建个博物馆,以资纪念。
虽然开局是庄稼汉骑牛,但是仅仅四年过后,刘秀的势力就发展到“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而且在众将拥戴下,他正式于河北鄗(hào)城的千秋亭即了皇帝位。四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光武帝如何在群雄混战中脱颖而出?且听太史叨叨令随后慢慢道来。
参考书籍:《后汉书》《东观汉记》《太平御览》《论衡》《封神演义》